無人裝備朝著主戰化加速演進
2024-07-11 17:41:00 作者 : 袁藝 馬也 劉顯峰 來源 : 軍事科學院戰爭研究院????????警用裝備網訊:?從冷兵器戰爭、熱兵器戰爭到機械化戰爭,再到信息化戰爭,每一種戰爭形態都有其標志性的主戰裝備。對于智能化戰爭來說,理想的主戰裝備應該是高度自主的無人裝備。如今大量列裝并投入實戰的無人裝備,距離真正成為主戰裝備還有較大差距。軍事家們暢想和追求的由無人裝備直接代替人類士兵作戰,大幅減少傷亡的智能化戰爭場景還沒有到來。當無人裝備真正在戰場一線當先鋒、打頭陣,由配角變為主角、由輔戰轉為主戰之時,才是智能化戰爭形態的成熟之際。
“戰場圖靈測試”是無人裝備“試金石”
20世紀50年代,科學家圖靈考慮到“智能”這一概念難以被界定和評估,提出著名的圖靈測試:如果一臺機器能夠與人類展開對話而不被辨別出機器身份,那么可判定這臺機器具有智能。圖靈測試將人工智能系統視為黑箱,不看其技術指標和實現途徑,只看其外在表現和實際效果,是測試人工智能的經典試驗方法。2014年,英國皇家學會舉行圖靈測試大會,聊天程序“尤金·古斯特曼”首次通過圖靈測試。2023年7月,《自然》雜志在一篇文章中稱,ChatGPT已突破圖靈測試,建議尋求新的人工智能評估方法。
當前,不僅在人機對話領域,在其他多個領域人工智能也陸續突破了相應的圖靈測試。在藝術創作方面,人工智能生成的文章、畫作和樂曲,已經同人類作品難分伯仲;在信息處理方面,如語言翻譯、圖像識別、棋類游戲等,人工智能均已超過普通人水平。
為評估軍事智能化程度,我們不妨提出“戰場圖靈測試”的概念,即戰場上無人坦克、無人戰斗機等無人裝備,與傳統的坦克和戰斗機等有人裝備進行直接對抗時,如果坦克手和飛行員不能確定自己面對的是無人裝備還是有人裝備,且在對抗中不能取得明顯優勢,即說明無人裝備通過了“戰場圖靈測試”,同時也標志著無人裝備真正發展成為主戰裝備。
當前,戰場環境復雜度是無人裝備通過“戰場圖靈測試”的主要影響因素。由于空中、海上和水下、陸上戰場環境的復雜度依次遞增,不難預見各域無人裝備實現主戰化的次序:空戰型無人機有望首先在實戰中打敗有人機成為空中主宰,接下來則可能是無人艇和無人潛航器等取代有人海戰裝備成為奪取制海權的主力,最后才是無人坦克力壓有人坦克成為新的“陸戰之王”。
世界各強國軍隊加快推進無人裝備主戰化
按照“戰場圖靈測試”的標準,當前無人裝備與有人裝備相比,還存在較大的能力差距。近年來,世界各強國軍隊通過增強無人裝備的自主能力、感知能力和打擊能力,持續提升其戰場適應性和作戰靈活性,努力將其戰斗力水平提升至可與有人裝備媲美的程度,無人裝備邁向主戰化的步伐越來越快。
增強無人裝備的自主能力。自主性是衡量無人裝備“智商”的基本指標,也是其實現主戰化所需的關鍵能力。對此,世界各強國軍隊開展了一系列探索試驗,為無人裝備“強腦”。比如,美軍持續推進“空戰演進”“天空博格人”“遠射”“自主空戰行動”等項目,其“阿爾法”智能空戰系統在模擬超視距空戰中戰勝了資深飛行員。美軍配備自主控制系統的X-62A驗證機已完成超視距空戰和近距離空中纏斗試驗,為進一步開發可擴展、類人化的自主空戰能力奠定了基礎。
增強無人裝備的感知能力?!翱吹眠h、瞄得準”的高性能傳感器,是無人裝備對抗有人裝備的必備支撐。中小型無人裝備受機體大小限制,無法搭載較大型號的高性能雷達、聲吶等傳感器。對此,世界各強國軍隊專門為無人裝備研發小型化的高性能傳感器。例如,目前多數無人機搭載的傳感器主要用于對地對海偵察監視,其探測、定位、跟蹤和瞄準空中目標的能力非常有限。據悉,國外一家公司正在研發一款重量輕、尺寸小的相控陣雷達,旨在為以無人機為代表的可消耗型作戰平臺提供火控能力。按照這一趨勢,無人機由被指揮的僚機變成可自主交戰的長機將成為可能。
增強無人裝備的打擊能力。按照主戰化的要求,目前無人裝備的打擊能力尚有缺項,要求配備更加多元化的打擊手段去完成多樣化作戰任務,真正成為戰場多面手。對此,世界各強國軍隊開展了一系列探索性試驗項目,如為無人機配備空空導彈,使其由以執行對地打擊任務為主,拓展為可直接遂行空戰任務、奪取制空權。當前,美軍已完成MQ-9無人機發射AIM-9空空導彈試驗,俄軍演示了“獵戶座”無人機發射導彈打擊旋翼無人機試驗。外軍還在探索試驗為無人機配備反艦導彈和輕型反潛魚雷,為無人艇加裝模塊化垂發裝置發射防空、反潛、對陸打擊等導彈,為無人車配備反艦導彈和遠程火炮,為無人潛航器配備潛射無人機、魚雷等,不斷增強無人裝備的跨域多任務作戰能力。
以無人裝備為主體構建智能化裝備體系
隨著無人裝備的角色定位由輔戰向主戰轉變,其在整個裝備體系中的比重將不斷攀升。正如在人工智能沖擊下,工業領域出現大規?!皺C器人換人”現象一樣,未來部隊編成中人的比例將進一步減少。據外軍測算,智能坦克如能列裝部隊,裝甲師人員可減少30%~50%,即減少5000~7000人。外國智庫設想的2030年人機混合編組型陸上戰斗群,人類士兵數量可能減少到250~300人,而各種無人裝備數量則達到數千個。以無人裝備為主體構建的智能化裝備體系,成為智能化戰爭高級階段的物質基礎和基本特征。
傳統大型裝備“減員增效”成為無人裝備“母艦”。在智能化裝備體系中,航母、潛艇、驅逐艦、轟炸機等大型裝備的比例相對減少但不會被淘汰。未來新一代大型裝備仍采取“人在回路中”的指揮控制方式,但由于大量采用智能化、自動化技術,其人員編制數量呈明顯下降趨勢。美軍“福特”級航母使用掛彈機器人等多種自動化裝置,編制員額由“尼米茲”級航母的6000人減至約4600人。按照美海軍現代化計劃,到2040年其60%的航母艦載機聯隊將實現無人化。
中型裝備由有人無人協同作戰逐步過渡到全自主無人作戰。坦克、裝甲車、艦艇、飛機等中型裝備逐步無人化,并采取“人在回路上”的指揮控制方式。隨著自主作戰能力的提升,人與無人裝備的比例逐步由“多控一”(即多個人操縱一個無人裝備),向“一控一”“一控多”方向發展。早期的“捕食者”無人機,需要1名遙控飛行員、1名攝像頭操控員、1名分析員共同操作,而后來自主等級較高的“全球鷹”無人機,只需1人即可操控。美軍正在發展的協同作戰飛機自主作戰能力明顯提升,1架F-35戰機可指揮2~3架協同作戰飛機。
小微型無人裝備成規模集群化使用,成為不可或缺的智能化裝備類型。小微型無人集群基于分布式作戰理念,偵、打、擾、通等作戰功能分散在各個裝備上,采取“人在回路外”的指揮控制方式,接受指令后不需要人干預,即可動態構建殺傷鏈,自主完成作戰任務。如外軍的“超級蜂群”計劃,設想各類小微型無人裝備數量超過1萬個,并定義為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未來不同類型的無人裝備之間,可構成復雜的運用關系。如大中小無人裝備的級聯組合運用,即大型無人裝備搭載中型無人裝備,中型無人裝備搭載小微型無人裝備,逐級釋放,擴大作戰范圍。再如,不同域無人裝備的跨域協同運用,即發揮不同域無人裝備獨特優勢,進行跨域協同,聯合遂行作戰任務。目前,世界各強國軍隊已實際開展了無人機與無人艇協同反艦、反潛作戰,無人車搭載無人機協同對地攻擊,無人潛航器搭載跨介質無人飛行器實施反潛作戰等跨域協同運用試驗。
新聞稿件歡迎直接聯系:QQ 34004818 微信公眾號:cpsjyzb
我要評論
0 條評論
- 還沒有人評論過,趕快搶沙發吧!